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
2019.9.10---真情服务解疑难 履职尽责保平安

发布日期:2019-09-16 04:07:43  浏览量:3879




在我市司法部门工作30年,从事律师行业14年,2014年,湖北联帮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学文入驻樊城区后贾洼社区,帮助社区处理法律事务,为居民化解矛盾、排忧解惑。


5年来,陈学文举办“法治大讲堂”23期,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330余人次,调解民事纠纷70余件,代理民事诉讼7起,审查经济合同80余份,得到社区党组织和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
化解矛盾替群众分忧

后贾洼社区处于城乡接合部,“失地失业群众多、困难弱势群体多、无业待岗人员多”的“三多”现象较为突出,邻里纠纷、宅基地纠纷、婚姻家庭纠纷、土地拆迁纠纷等问题时常发生。

陈学文入驻社区后,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对接,分析问题、梳理思路、主动应对、化解纠纷。

工作上,陈学文严守“周四有约”规定,将姓名和联系方式公示,保持每天24小时开机。同时,陈学文通过组建社区法律服务微信群以及预留社区居民电话等方式,随时解答居民的问题,耐心、及时地为居民提供周到的法律服务,将困扰群众的一件件“小事”解决好。

贾某与崔乙是邻居,二人因相邻道路通行问题产生隔阂。陈学文与社区调解主任反复上门疏导,多次谈心交心,消除双方的怨气,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各出资一半,由社区找人将路面硬化,并互相承诺不堆放杂物,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。

贾某、贾某某为叔侄关系,两家相邻而居。双方因宅基地围墙界限、排水及厕所修建位置等问题发生争议。在调解期间,两人又发生肢体冲突。面对陷入僵局的调解工作,陈学文没有放弃,而是坚持上门开展调解工作,从道德、人情和法律角度帮他们分析利弊和得失,帮助二人达成调解协议。

让法治与道德春风吹遍社区

“各类矛盾纠纷产生的源头,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群众法律知识的欠缺与道德水平的差异,调解工作要治标,更要治本。”陈学文从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和道德修养入手,在源头上防范并化解问题。

陈学文通过开设社区居民法律大讲堂,采取以案说法形式,以“邻里纠纷的处置”为主题,讲授《物权法》《民法通则》中相邻关系的法律规定和实务操作。

在讲授法律知识的同时,陈学文经常引用古人处理相邻关系的典故与准则,对群众开展启发性道德教育,充分结合自己工作中办理的各类真实案例,灌输互谅互让的良好理念,打造邻里和睦友好的道德基础。

专业服务为社区保驾护航

在做好社区矛盾调解工作的同时,陈学文作为社区法律顾问,当好维护社区合法权益的“保护神”。

2014年1月1日,某公司租用后贾洼社区工业园内厂房,并在合同中特别约定:在租赁期内,拖欠租金超过1个季度,社区即有权处置其经营资产。截至2016年11月,该公司已累计拖欠社区租金合计166677元。陈学文与社区工作人员充分配合,依合同约定将该公司相关资产依法进行了变卖,所得资金除扣除租金外,剩余7万元交给该公司用于支付工人工资,既避免了集体资产的流失,也保护了辖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。

然而,该公司还涉及一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,其与王某之间存在民间借贷纠纷,尚欠王某22万元款项。在审理该案过程中,法院作出民事裁定,查封该公司经营资产,要求后贾洼社区将变卖资产所得款项23万元限期返还至法院指定账户。

陈学文与社区沟通后,出具了法律意见书,向法院提出异议。法院在进一步审理后认定:查封行为只告知了涉案公司,并没有通知享有权利的后贾洼社区,也无证据表明社区知晓查封事实,社区依合同处置公司的经营资产以抵扣租金并无不妥,并不存在擅自转移法院查封资产行为。法院这一认定,既维护了社区的正当合法权益,也是对陈学文专业法律意见的充分认可。

后贾洼社区党委书记曾明武欣慰地说:“社区矛盾纠纷减少,陈律师功不可没。”经过陈学文和社区的共同努力,后贾洼社区的民事纠纷呈逐年递减态势,近两年来没有发生一起矛盾,安定和谐的新气象正在逐步形成。


首页 | 关于我们 | 专业人员 | 专业领域 | 新闻中心 | 社会责任 | 招贤纳士 | 联系我们

湖北联帮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2107号 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长虹北路与追日路交汇处中润大厦5楼